济宁市任城区“网格志愿服务+” 幸福送到家

“王奶奶,下个月是您75岁生日,孩子们从外地回来吗?” “给我打过电话了,说是不回来了,最近工作比较忙,走不开。”“那您来社区过生日吧,和其他老人一块,唱唱歌,拉拉呱……” 7月12日,济宁市任城区越河街道兴隆社区网格员和王奶奶约定在社区为民服务中心过生日。想居民所想,急居民所急,居民的大小事都是网格员最关心的,这是越河街道兴隆社区在探索“网格志愿服务+”工作中所遵循的工作理念。
近年来,济宁市任城区凝聚社会各方力量齐抓共管,推动党建工作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有机统一,主动适应基层社会治理新特点、新需求,以党建为引领、网格化为触角和抓手,全力打造“网格志愿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推动实现基层综治中心各项工作进村入户到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治理水平显著提高。
任城区共划分1443个网格,专兼职社区网格员1626人,今年以来,全区共开展网格巡访372644次,网格员参与发动网格志愿服务活动6284次。
济阳街道财工街社区
济阳街道评选并规划出文化娱乐、邻里互助、亲子互动、楼宇治理等4大类62项活动主题,大大加强了组织的凝聚力,增强了志愿服务的成效,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

“小板凳”宣讲队共同学习交流
济阳街道财工街社区的 “小板凳”宣讲队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自己的所做、所见、所闻、所感通过零距离交流、交心的方式分享,通过文明行为的输出,对未来文明生活提出更多更美好的憧憬与期待,从而进一步促进社区文明建设,实现社区综合治理。

“老妈妈爱心针线坊”的成员们免费帮助缝制衣物
“老妈妈爱心针线坊”是辖区内有手工缝制手艺的退休热心老妈妈们组成的。通过在小区内张贴公告,温馨告知居民群众,随时可把需要缝制的衣物送交财工街社区红帆驿站,由“老妈妈爱心针线坊”的成员们免费帮助缝制。“老妈妈爱心针线坊”的成立不但为居民解决了生活难题,又给“老妈妈们”提供了奉献手艺获得快乐的机会,深受居民欢迎。

“老妈妈爱心针线坊”的成员们免费帮助缝制衣物
越河街道兴隆社区

兴隆社区的“五卡”服务
兴隆社区属于典型的老旧小区,居住的“空巢”老人较多,平时子女不在身边,老年人在精神、生活等方面需要更多的关爱和照顾。为此,网格员围绕老年人的衣食住行、看病就医、精神慰藉等方面,开展暖心帮扶、爱心关爱、孝心关怀、连心服务、放心出行为主要内容的“五卡”精准服务,每种服务做成一个卡片,详细列出服务项目“清单”,独居的“空巢”老人按需“点单”,网格员提供上门服务,与老人说说话,帮助打扫一下卫生,帮办、代办一些所需服务。

网格志愿服务+时间银行
兴隆社区通过建立信用积分激励机制,激发志愿者积极性,打造了“线上预约、线下服务、双向互动” 的一体化志愿服务平台,实现了志愿服务精准对接和信用体系建设高效开展。“网格志愿服务+”活动将志愿服务转换为积分存入个人“爱心存折”,用以兑换相应商品,作为星级评定的依据,形成“付出、积累、回报”的双向服务机制。

网格志愿服务+报名参与活动后台
仙营街道南组团网格
仙营街道南组团网格积极推动 “四网合一”,配备由城市管理、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生态环保、应急管理、消防、治安管理等部门下沉人员组成的全科网格联动队,合理分配执法力量,以网格为基础划定执法区域,对网格进行细化优化,确保不留空白、不留死角,真正做到全覆盖无缝隙。仙营街道网格中心指导各网格室打造了“织梦手工”“平安卫士”“健康月月行”“幸福守望”“‘田姨’工作室”“燃梦青春”“夕阳红”“仙仙网格小课堂”等蒲公英服务团队,更好地为居民提供特色服务,实现服务“零距离”,切实提升居民幸福感、获得感。

仙营街道南组团网格平面布局图

仙营街道南组团网格墙绘长廊
截至目前,任城区登记在册志愿者26.4万人,志愿服务组织857个,开展服务活动项目9367个,团体服务总时长达2394万小时,共收集发现问题207918件,通过网格化和网格志愿者服务已解决207746件,办结率为99.92%。
任城区通过建立责任更细、措施更全、覆盖更广的“网格志愿服务+”模式,确保“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保障日常工作不缺位,实现“微网格”激发“大活力”,并将此项活动作为常态化工作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大力促进基层治理工作不断提质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