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精神之光耀圣城

文明是一座城市最美的名片。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与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曲阜在文明创建、文明实践等精神文明建设领域深耕细作,愈发绽放耀眼的时代光芒。
文明典范创建 擦亮幸福底色 
初秋时节,徜徉在曲阜城区,公园里、道路旁、小区里……每一个细微之处,都彰显着文明的力量。

曲阜市打造幸福和谐小区  宋加金摄
今年是环卫工人孔令兰工作的第十三个年头,从一把扫帚一个簸箕,到清扫车机械化清扫,她见证了环卫质量的飞跃和城市文明的变迁。
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曲阜市整修铺设道路17条,渠化提升交通路口12个,施划道路交通标线26.5万余平方米,升级改造便民市场4个;150余个小区施划停车位、新建垃圾分类收集亭,粉刷墙面8.3万平方米,老旧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城市环境更美、更加宜居。
注重内外兼修,如今的曲阜市,100个高频事项实现“不见面审批”和“最多跑一次”,精致服务实现再升级。部门居民齐发力,“门前三包”星级评定制度的全面推行,绣出了城市秩序“高颜值”;周三网格创建日的日常引导带动,礼让斑马线成为一种自觉,排队等候成为一种习惯,曲阜变得更净、更畅、更绿、更美,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好人好事培塑城市气质,曲阜市持续性开展“好人上榜 好事上墙”活动。1.1万人登上社区小区、公园广场、公共场馆的好人榜,161个小区成功创建文明和谐小区,3000余个美丽楼道提升和谐宜居环境,“人人彬彬有礼、户户和和美美、处处干干净净”在孔子故里蔚然成风。
深耕文明实践  幸福渐成系列
践行“百姓儒学”理念,创新实施儒家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六进”行动,发挥干部政德教育基地作用,对机关干部进行儒家文化轮训;实现中小学儒家文化课全覆盖;常态化、制度化推进乡村儒学培训,评选“十佳儒学讲师”和“十佳儒学样板课”;在企业和社区探索推进“一所孔子学堂、一尊孔子像、一名儒学讲师、一套儒学教材、每月一次培训课”“五个一”活动;运用多种形式对全体市民开展国学培训,连续8年成功举办“百姓儒学节”,12万余人次进行经典诵读,55.8万人次参加文明礼仪大培训,儒学从庙堂之上走入寻常百姓家。
创新打造60所“幸福食堂”,推出“幸福食堂+N”服务延展模式,幸福菜园、幸福澡堂、幸福发屋一应俱全,让老人在家门口不仅能实现老有所养,还能老有所乐、老有所为。1万多个家庭参与写家训、晒家风活动,培育孔子故里好家风。全覆盖建设“和为贵”调解室,引导群众通过非诉讼途径化解矛盾纠纷。深入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量身定制了送餐上门、跑腿代办、心理疏导等一对一服务,持续打造“相约黎明”“守护朝阳”“母子传承国学”“红领巾讲解员”等志愿服务品牌,明理崇礼、诚信守法、敬业乐业氛围日益浓厚。

曲阜市石门山镇幸福食堂里老人们幸福洋溢的笑脸 杨国庆摄 
涵育文明乡风  “吹开幸福花”
精神文明走在前,换来的是村子实实在在的发展。小雪街道武家村先后获得省级文明村、“全国美丽乡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村”、首批全国村级“乡风文明建设”优秀典型案例等荣誉。
村子精神文明建设的好,根本在于村民之间形成了学习向上的浓厚氛围。武家村连年被评为“好媳妇”的孔祥芝有个好习惯,每天早晨照顾一家老小吃完早餐后,就打开“学习强国”APP看新闻联播、政策法规、生活常识。
“随着村风越来越好,符合标准的越来越多,只能提高门槛了。”武家村党支部书记武波介绍,“既然是当榜样,那不光要品德好,还要懂进步,跟上新时代步伐。”

曲阜市书院街道中心幼儿园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杨国庆摄
传承文化根脉的“孔子学堂”,倡树时代新风的“文明礼堂”,展现村风村貌的“文明街巷”,舞动幸福生活的文化广场……在孔子故里曲阜,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文化与文明交相辉映的人文气息。

(通讯员:张艳 王士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