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宁:新时代文明实践“雏鹰课堂”暑期班又双叕开课啦!

课业辅导、防疫知识、国学教育、兴趣培养......暑天持续升温,新时代文明实践“雏鹰课堂”热情不减。
济宁市扎实推进“为小”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持续擦亮文明实践“雏鹰课堂”志愿服务品牌,今年,在全市17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实践站开设“雏鹰课堂”,招募教师、大学生志愿者462名,组建“雏鹰课堂”志愿服务队172支,让5160名少年儿童在“雏鹰课堂”享受多彩生活,在炎炎夏日收获快乐成长。
济宁任城区古槐街道“雏鹰课堂”在东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正式开班。开班第一课,济宁市霍家街小学的任维康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唱演《孤勇者》手势舞,引导他们深入感受歌曲带来的拼搏和奋斗力量,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在任老师带领下,孩子们深入了解歌曲词作者——唐恬的励志故事,自立自强、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在孩子们的眼神中闪耀着光芒。


快乐相伴、健康成长,一堂堂精彩的实践养成课程每天都在“雏鹰课堂”开讲。鱼台县的一处“雏鹰课堂”专门开设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烙画葫芦非遗传承人姚辉介手把手教孩子们以烙铁为笔,在葫芦上进行绘画、书法等艺术创作,亲身感受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曲阜市尼山镇鲁源新村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搬进“雏鹰课堂”,孩子们在大学生志愿者的指导下,用毛笔亲手写下“尊重师长”“孝顺父母”等字样,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根植于心。


“今天课堂上的内容是我在学校没有接触过的,通过自己动手创作,我做出了想要的东西,感到非常开心”“班上的小伙伴有好多都是我的同学,和他们一起做手工、画画、玩耍,暑假的日子真好玩。” “雏鹰课堂”已然成为孩子们心中暑假的模样。
围绕热点话题和少年儿童需要,精心编排的每一堂课都让家长省心、安心、放心。在兖州区酒仙桥街道“雏鹰课堂”,文明校园军民学校的教师志愿者正演示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向孩子们传授疫情防控小知识;在邹城市中心店镇“雏鹰课堂”,教师志愿者正在揭秘网络诈骗背后的种种骗局;在汶上县军屯乡“雏鹰课堂”,曲阜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正教给孩子们如何正确讲好普通话;在梁山黄河滩区迁建的新苑社区“雏鹰课堂”,志愿者精心准备了生动的防溺水安全教育课和溺水急救演示……

一个孩子一个家庭,孩子的暑假小事,实是牵动人心和社会的“大事”。今年暑假,又是“双减”落地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迎来的首个完整暑假。济宁全面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市文明办继续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雏鹰课堂”志愿服务活动,为在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了广阔舞台,又根据当前社会需要,精准充实了小学生暑期生活,极大减轻了广大家庭教育和看护的负担,护航孩子们的健康茁壮成长。
“雏鹰课堂”里丰富精彩的活动帮助孩子们快乐学习、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很受孩子和家长们欢迎。“之前一到暑假就犯愁,孩子看护是个大难题,如今有了‘雏鹰课堂’,真是解民忧的大好事。”嘉祥城区一小学生家长李女士激动地说。
“雏鹰课堂”的爆满,只是济宁开展“为小”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一个缩影,正如众多家长们期望的那样,它破解了孩子假期父母上班或务农疏于照顾的社会难题,丰富了孩子们假期的精神文化生活。目前,“雏鹰课堂”通过在全社会招募志愿者,用一系列精编课程和精彩的实践活动,搭建起一座社会、家庭、学校之间的“连心桥”,成为“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的有力抓手。
济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林群介绍,济宁市已连续多年开展“雏鹰课堂”志愿服务活动,广大学生、家长赞不绝口,目前,以“雏鹰课堂”为引领,全市打造“为小”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140余个,制度化、常态化、品牌化的“为小”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济宁模式”正在全市开花结果。下一步,济宁市将坚持以“为小”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为指引,在少年儿童理想信念、生活救助、心理健康、社会实践等方面持续发力,“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更好树立少年儿童爱党报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