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文化“两创”走进课堂 创新做活本土优秀传统文化

    近日,曲阜市尼山镇尼山中学迎来了一位特别的老师——山东省曲阜尼山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曲阜尼石春秋博物馆馆长李春汉,在他的指导下,同学们纷纷投入尼山砚制作课堂中。

    “我从事尼山砚雕刻工作有30多年,现在有幸带着尼山砚来咱尼山中学,教给学生如何做尼山砚,对传承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我当初也是在中学的时候开始学习尼山砚非遗技术,那么我现在就希望回报尼山,回报尼山中学。”李春汉说。

    如今,传统文化课堂不仅成为孩子们学习新知识的重要场所,更是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的重要载体。“以前只是听说过尼山砚,但通过今天的学习,不仅仅是了解了尼山的文化和历史,更是对自身素养的提高,人生也会因此变得更加精彩丰富一些,作为一名青少年,我们有义务和责任去传承和发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曲阜市尼山镇尼山中学学生孙钰娇说。

    自2021年12月尼山中学被曲阜市委宣传部确定为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示范点以来,根据曲阜市委宣传部和曲阜市教体局传统文化教育办公室的方案要求,制定了学校传统文化“两创”推进方案,积极开展学校特色活动。2022年4月在曲阜市教体局传统文化教育办公室的引荐下,尼山中学与曲阜尼石春秋博物馆合作共建传统文化课堂,营造丰富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增强尼山学子的文化自信。曲阜尼石春秋博物馆馆长李春汉、副馆长崔峰,无偿给尼山中学打造“尼山砚的制作”“ 书法”“ 篆刻”等传统文化课堂。同时,曲阜尼石春秋博物馆给尼山中学设计捐赠尼石春秋博物馆尼山中学分馆,免费给学生提供书法教材和篆刻工具,供学生们观赏学习,增强学生们的参与感和积极性以及尼山学子的文化自信。

    除了“尼山砚的制作”“ 书法”“ 篆刻”课堂,尼山中学还邀请曲阜市教体局传统文化教育办公室教研员高春华老师,共同为学生们打造传统文化“信德”课堂,带领尼山中学老师编撰了十德树人《信德》教材。曲阜市教师教育发展服务中心音乐教研员宋童老师给尼山中学打造“尼山雅乐”课堂,教学生吹奏古埙,感受 “音乐史上最古老的文明”。

    “学校围绕承‘尼山文脉,育仁德少年’这个育人主题,以十德教材为切入点,重点抓好传统文化教育进校园进课堂,以趣味为引导,开展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我们邀请宋童老师教学生演奏古埙,对于这种新奇的乐器,同学们很感兴趣,让学生亲身实践,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学校通过开设尼山砚、篆刻、书法、雅乐等特色课程,增强了尼山学子的自豪感,培养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曲阜市尼山镇尼山中学校长颜伟说。

    据了解,学校与博物馆共建是落实《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落实市、县两级《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示范点建设工作方案》的具体举措。通过此次活动,将博物馆资源融入学校教育体系,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加强资源整合和形式创新,提升传统文化“两创”针对性,助力学生传承优秀文化基因,增强文化自信,做新时代仁德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