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县:结婚礼堂办出“新名堂”

“咱们平时哪好意思,正好借着今天这个活动说出了一直想说又说不出口的感谢。”“媳妇嫁到我家里这么多年了,一直很孝顺我们,她也是一名母亲,我也送她一束花。”“妈,谢谢您,我知道我有时候一些事做得不对,感谢您一直这么包容我。”5月8日母亲节这天,梁山县水泊街道前集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结婚礼堂”里洋溢着浓浓的爱意。活动主题是“一个拥抱一束花 我的婆婆就是妈”,活动的主角,是30余对婆媳。她们之中,有刚组建起来的“新婆媳”,也有相处了30余年的“老搭档”,虽然每天生活在一起,但亲口道一声“感谢”,送一束鲜花,给一个拥抱,这还是头一回。

活动现场,山东好人毕霞为大家分享了她从照顾侄子开始,20多年来帮助312名特殊儿童的故事,并现场为大家传授了足部按摩技巧,许多“儿媳妇”表示,学会了以后,以后要多给婆婆捏捏脚,对身体健康有很大帮助。随后,来自水泊街道郑垓村和杏花村的文艺志愿者们,为群众表演了扬琴戏《拜花堂》《孝为本》,豫剧《一家人欢天喜地把我请》等移风易俗节目。

倡导移风易俗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五项重点工作之一。针对婚礼中人情攀比,奢侈浪费等不良习俗,梁山县大力开展弘扬孝老爱老文化,倡导移风易俗行动,按照“文明节俭、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原则,在水泊街道前集村改造建设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结婚礼堂”,通过免费为新人提供结婚场地、一条龙婚礼服务等方式,引导新人举行庄重简约、富有仪式感和喜庆感的新时代婚礼,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

“‘结婚礼堂’不一定只为新人们提供,我们要探索把它打造成倡导移风易俗,弘扬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的前沿阵地,今天趁着母亲节,我们组织了30多对婆媳来到这里,通过举办活动的方式引导她们建立孝老爱亲的良好家风。”水泊街道宣传委员刘宏秀说。
近年来,梁山县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阵地,积极打造了“结婚礼堂”“幸福食堂”“雏鹰课堂”等特色活动场所,在节假日、农闲、重要传统节日等时间节点,广泛组织开展道德模范宣讲、文艺节目表演、家风故事分享等形式多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积极弘扬孝老爱老传统文化,倡导移风易俗。

此外,梁山县423个村(社区)按照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的“五有”标准实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覆盖,每个实践站都已经成立了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既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站长,又是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的队长,还是红白理事会的会长,在他们的带领下,很多老党员、老教师、返乡大学生等纷纷加入到队伍中,积极开展移风易俗文明宣传等志愿活动,使得移风易俗工作得到广泛宣传,移风易俗理念渐入人心。